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重大误解怎么理解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5 03:50:57    

重大误解是指 由于行为人在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以及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方面的错误认识,导致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重大误解的构成要件包括:

误解内容:

行为人对合同的内容或标的物的性质、品种、质量、规格、数量、价格、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履行方式等方面产生了错误理解。

误解程度:

误解必须是重大的,即这种误解对表意人的利益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使合同的履行结果与表意人的预期相差甚远。

因果关系:

误解与意思表示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即因为误解才导致表意人作出了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过失责任:

误解是由表意人自己的过失造成的,而不是因为对方的欺诈、胁迫等故意行为。

撤销权利: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需要注意的是,误解必须是实质性的,如果仅仅是轻微的误解,不影响合同履行,则不构成重大误解。此外,动机误解一般不能作为撤销合同的理由,除非动机成为合同内容的组成部分。

在实际操作中,法院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判断是否构成重大误解,并据此决定是否赋予当事人撤销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