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三国之乱的根源究竟是谁?他只在《三国演义》第一回中出现过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4-26 20:47:27    

东汉末年,也就是所谓的三国鼎立。从狭义上讲是指从曹丕篡汉到三分归晋的几十年,从广义上说是指自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至吴末帝孙皓投降西晋(公元280年)的一百余年。

三国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能人辈出,猛将如云的时代。

但同时也必须承认,三国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悲剧。期间各地诸侯相互攻伐,致使当时五千九百万的人口,锐减至不足一千万,正如曹操的《蒿里行》所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造成这一恶果的,出自于一个史称"废史立牧"的建议,而这一建议的初衷竟是为了一己之私。

这个建议就是用宗室、重臣为州牧,独揽大权,凌驾于刺史、太守之上(及似于唐末的藩镇制度)。汉灵帝在采纳了这一建议之后,很快就造成了军阀割据的恶果。而给汉灵帝提出这一建议的人,无论是在《三国演义》还是在《三国志》之中,都堪称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人,他就是益州刘璋的父亲——刘焉。

在《三国演义》之中,刘焉在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里登场。

当时正值东汉末年的黄巾之乱,刘焉任职为幽州太守,正在发榜招募义兵以抗黄巾军。当刘备说出自己的汉室宗亲身份之后,刘焉大喜并认刘备为侄儿, 后官至益州牧。之后的刘焉就再未出现,直到第五十九回《许诸裸衣斗马超 曹操抹书问韩遂》,才提及刘焉已于兴平元年患病疽而死,由其子刘璋袭益州牧之位。

刘焉(?-194年),字君郎,江夏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汉景帝第四子鲁恭王刘余之后裔。

刘焉最初以汉朝宗室身份,官拜为中郎将、冀州刺史﹑南阳太守登官职。在他目睹了朝纲混乱、王室衰微的状况之后,他向汉灵帝建议:“刺史、太守行贿买官,盘剥百姓,招致众叛亲离。应该挑选那些清廉的朝中要员去担任地方州郡长官,借以镇守安定天下。”随后刘焉以身作则,他本人自请担任交州牧(今越南北部和中部、中国的广西和广东,东汉时期治所在番禺),实际上他就是想跑到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去做土皇帝。

当本来想去交州做土皇帝的刘焉,因为听说益州有天子之气,于是他又向朝廷请求做益州牧。

而汉灵帝也如他所愿,委任刘焉为监军使者、益州牧,领阳城侯,命其前往益州整饬吏治,但因为益州也遭黄巾军作乱而官道不通,刘焉只能暂驻在荆州东界。不久之后,益州从事贾龙肃清益州的黄巾军,迎接刘焉入主益州,其治所定在绵竹。

刘焉入主益州之后,他极力安抚收容逃跑反叛之人,实行宽容恩惠之政策,其实是他另有图谋。

因为当时正值中原大乱,有无数的流民进入西川,于是刘焉将他们悉数收编,并选其精锐组成了一支“东州兵”。随后这支精锐的“东州兵”便成了刘焉的王牌军,即使是在他死了之后,“东州兵”也一直是西川的精锐之师,刘备的军师“凤雏”庞统庞士元,就是死在了“东州兵”的手中。

后来在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之时,刘焉不但拒不出兵,还制造了千余辆天子所用的车具仪仗,意欲称帝,但被一把天降大火烧得一干二净。而他的儿子刘璋,更是不战而降的直接归顺了刘备。

应该说,汉末之乱的主因并不是黄巾起义,也不是董卓篡权,更不是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是刘焉的这个令军阀割据的建议。

刘焉的这个建议最终使诸侯相互攻击,军阀厮杀混战,致使当时五千九百万的人口,锐减至不足一千万。

其中以蜀国为例,到蜀主刘禅投降时,蜀国人口为九十四万余人,戴甲兵士十二万,这也难怪诸葛丞相六出祁山无功,姜维九伐中原而不胜了,仅凭十万人要就统一中原,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正如诸葛丞相在《出师表》中所讲,只能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