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千骑围城”变“有序停放”:普陀区石泉路街道这样破解非机动车治理难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9 08:07:00    

今年6月以来,生活工作在环宇城MAX周边的居民发现,周边非机动车乱停放,“千骑围城”的乱象有了明显改善。商场四周非机动车停放区域标线清晰醒目,各类电动车、共享单车整齐划一,充电桩有序排列。

昔日困境:大商场带来大压力

在普陀区,环宇城MAX这座面积超32万平方米的商场堪称“巨无霸”。在为市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治理难题。今年以来,石泉路街道兰田综合网格员巡查发现:非机动车停车要“见缝插针”,外卖小哥为赶时间甚至把车扔在行车道上。周边居民也将这一乱象称为“千骑围城”。

“环宇城MAX周边非机动车大量占据道路。”石泉路街道兰田综合网格常务副网格长衣静波坦言,“从年初时日均非机动车流量1600辆次增长到6月时,已达2000辆次。”

石泉路街道制作的商场“热力图”数据同样显示着解非机难题迫在眉睫:在工作日中午时段,环宇城MAX周边有超过300名专职送餐员和不少的众包送餐员,员工通勤、市民出行和外卖取餐非机动车客流叠加,部分道路出现占用盲道、消防设施等问题,现有停车区域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三步走”并举 网格治理见成效

面对棘手难题,石泉路街道通过召开网格专题推进会、党建联席会等,邀请城管、公安、物业、平台公司、商户居民代表等多元主体共商共议,将收集到的民意诉求进行“会诊开方”。

首先在曹杨路沿街打造“三色停车区”:黄色区停共享单车、蓝色区停外卖车辆、绿色区停社会车辆。在社会车辆停车区,参考潮汐车道设置,调整非机动车停放布局,并为外卖车辆和社会车辆设置分时段车位,早上10点后才对市民开放,既保障了早高峰出行,又为应对午高峰取送餐做好储备。

外卖员施金晓负责环宇城MAX周边5公里区域的送餐,他表示,“如今电瓶车停放规范了,还有保安指挥,取餐停车能节约三分之一的时间。”外卖员杨凯志也说,以前车辆乱停乱放,现在外卖车、共享单车和社会车辆分开了,停在外卖专区,取餐效率更高了。

“三色停车区”划线后,街道还要求共享单车企业增配运维车辆,将清运响应时间从1小时缩短至15分钟。辖区城管和第三方机动力量每天进行2次动态追踪。

同时,在真华南路南郑路上,街道继续挖掘商场内部空间,在环宇城MAX2号门附近设置“外卖驿站”和100个外卖员临时停车位。商场还将3、4、5号货梯在低峰时段专门给外卖小哥使用。通过货梯专用和临时停车位的设置,该区域的非机动车停放周转率在午高峰时明显提升,2小时内可循环停放超100辆次电瓶车、助动车等非机动车。

相关部门还进一步挖掘出真华南路和曹杨路山姆段作为员工停放区域,并设置了160个充电位,以1块钱4小时的优惠价格吸引了不少白领们将车停放在此处。一位在环宇城MAX内的工作人员直言,电瓶车放在这里上班充电很方便,价格也合理,如果后续能再增加个雨棚就更好了。

持续探索:应对未来新挑战

石泉路街道介绍,目前环宇城MAX周边的非机动车停车位已增加到2200个,已基本满足了停车需求。此外,街道已建立非机动车乱停放智能发现机制,规划无人机“巡飞专线”,利用“鹰眼”设备,加强对周边道路停车密度的分析,及时预警。

不过,随着中海中心10月份新办公楼的启用和真如商圈周边商业体发展,未来可能还会遇到类似难题。为此,街道将持续深挖停车潜力,制定储备方案,例如挖掘更多空间,建立B + R停车场或利用环宇城内部道路空间等。目前,街道还在开发“非机动车找车小程序”,会同普陀区数据局对曹杨路进行数据测试及AI算法适配,为优化车辆停放区域划分提供数据支撑。

原标题:《“千骑围城”变“有序停放”:普陀区石泉路街道这样破解非机动车治理难题》

栏目编辑:顾莹颖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解敏 通讯员 王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