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平利老县:鼓乐献花替宴席,新风尚里升学礼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6 11:32:00    

八月的晚风拂过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文化广场,浸润着喜悦与期盼。8月14日,一阵阵铿锵有力又饱含深情的鼓乐声,拉开了老县镇2025年集体升学礼的序幕。没有觥筹交错的喧闹宴席,没有厚重礼金的你来我往,取而代之的,是广场上攒动的人群专注的目光、舞台上飞扬的青春、空气中流淌的温情祝福,以及一份沉甸甸的文明新风承诺。

舞台之上,聚光灯下,群众演员们踏着鼓点,以灵动的舞姿徐徐“绘”出老县镇的绿水青山。那舒展的手臂仿佛起伏的山峦,旋转的裙裾如同流淌的溪涧,无声却有力地诉说着家乡的生态之美,更传递着对即将远行学子的殷殷嘱托:“学成莫忘来时路,桑梓情深盼君归!”乡音土语演绎的小品、快板,带着泥土的芬芳和生活的温度,将家乡的点滴变迁、邻里间互助的新风尚娓娓道来。学子们坐在台下,目光灼灼,嘴角含笑,这份乡音乡情编织的温暖,比任何物质的馈赠都更让他们动容——那是文明新风浸润下,家乡最淳朴、最深厚的底色。

“青春当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学子代表们走上舞台中央,他们的朗诵字字铿锵,掷地有声。青春的朝气在挺直的脊背和明亮的眼神中闪耀,对梦想的执着在抑扬顿挫的语调里激荡。这不仅是青春的宣言,更是新一代青年对“摒弃陈规陋习、崇尚时代新风”的自觉践行与响亮回应。

当主持人清晰而洪亮地念出50名优秀学子的名字,每一声都引来台下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对寒窗苦读的由衷喝彩,更是对“知识改变命运”这一朴素真理的集体致敬。学生代表接过象征荣誉的证书,发言中既有对星辰大海的憧憬,更有“学成归来,建设家乡”的郑重承诺。家长代表的发言质朴无华,话筒前的手微微颤抖:“孩子,咱不比吃穿比志气,踏实做人,勤奋读书,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 没有对物质的攀比,只有对品格的期许,“不比阔气比志气”的清风,正悄然吹遍老县镇的每个角落。

最是温情动人心。在轻柔的背景音乐中,学子们手捧鲜花,走向自己的父母。阳光映照着他们年轻的脸庞和父母眼角的皱纹。“您辛苦了!”“我爱您!”简单的话语,伴随着一个深深的拥抱,瞬间击中了无数人的心房。不少父母眼眶泛红,紧紧回抱,有的悄悄背过身去擦拭眼角。这场没有任何奢华包装的真情告白,胜过千言万语,比任何昂贵的礼物都更显珍贵,更显真诚。当《感恩的心》那熟悉的旋律在全场缓缓升起,台上台下,学子、家长、乡亲们自发地同声合唱。悠扬的歌声在广场上空回荡,这份感恩之情,早已超越了小家的范畴,深深融入了对脚下这片养育之土的眷恋,以及对伟大时代馈赠机遇的铭记。

鼓乐声渐歇,悠扬的歌声仿佛还在耳畔萦绕,空气中那份感动与温暖久久不散。近年来,老县镇深耕移风易俗沃土,从婚丧嫁娶的“瘦身”简化,到集体升学礼、成人礼的创新推行,用一个个接地气、有温度的举措,让文明新风真正吹进千家万户,落地生根。这场别开生面的集体升学礼,成功将传统意义上可能成为“负担”的升学庆祝,转化为学子们扬帆起航前的精神“加油站”。它不仅搭建了展示青春风采的舞台,更通过充满仪式感的引导,让学子们在感恩中明理,在激励中奋楫,将个人的成长梦想与家乡老县的发展蓝图、国家的宏伟建设紧紧相连。当“重教育、轻排场”的理念如春风化雨般深入人心,这场升学礼,便成为老县镇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又一次鲜活而成功的实践,为即将踏上人生新起点的学子们,留下了一份独特而珍贵的精神印记。

记者 陈永辉 通讯员 程小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