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鸡蛋还大的荔枝?博罗这些稀有品种荔枝接棒上市!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0 09:29:00
个头堪比鸡蛋,味道清甜,口感爽脆。在博罗县湖镇镇雅时园荔枝稀有品种农业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雅时园”)的荔枝园里,“荔枝王”这个优新荔枝品种,在充分吸收养分后,以最好的姿态上市,并迅速在荔枝市场蹿红。
以品质立市场,来自博罗县的“罗浮山荔枝”有口皆碑。今年荔枝季,博罗打出组合拳,让这个有品质、有文化、有内涵的“甜蜜果”,在政企联动、多方协作的推动下,为荔农增收和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为“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注入新动力。

博罗稀有荔枝上市。惠州日报记者卢泓宇 摄
发挥优势,稀有荔枝蹿红市场
走进雅时园的种植区,只见枝头垂挂着簇簇饱满的荔枝,颗颗浑圆如红宝石。雅时园负责人陈伟清告诉记者,果园里种植的都是荔枝王、无核荔、仙进奉等稀有荔枝品种。
陈伟清介绍,当前,桂味、妃子笑等荔枝品种已逐步进入销售尾声,稀有荔枝恰好“接棒”上市。目前,主要采取订单农业模式,根据客户需求定量采摘,售价是一般荔枝五六倍,甚至更高。
也正是看到稀有荔枝品种的优势,博罗在几年前就开始通过高位嫁接技术优化荔枝的品种结构。而今,该县稀有荔枝品种有3000多亩。时下,这些稀有荔枝品种正逐步上市,在市场广受欢迎。
与稀有荔枝品种一样,博罗的百年古树荔枝亦属于晚熟品种。经过岁月的沉淀,古树荔枝的品质也是一绝。博罗县公庄镇维新村有牛坳古荔枝园和楼角古荔枝园,有近1000棵树龄逾百年的古荔枝树,其中最老的30多棵糯米糍荔枝树种植于清朝乾隆年间,已有280多年历史。相比普通荔枝,这里的古树荔枝生长时间更长,果肉更爽滑、味道更清香。据统计,博罗留存百年树龄以上荔枝树2000多株。
“荔”史悠久,“罗浮山荔枝”有品质有文化
无论是稀有荔枝,还是古树荔枝,都是“罗浮山荔枝”的甜蜜代言,更是“罗浮山荔枝”的品质缩影。博罗是广东荔枝主要产区之一,全县荔枝种植面积约10万亩,主要品种有妃子笑、桂味、糯米糍等传统品种以及近年引进的仙进奉、紫娘喜、无核荔等优新品种。
就荔枝生产而言,博罗拥有种植荔枝的绝佳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博罗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潘燕梅介绍,北回归线恰好穿过罗浮山这块宝地,带来了充沛阳光、丰沛雨量,让荔枝在这里能充分进行花芽分化,拥有漫长而从容的糖分积累期。在广东荔枝产地中,“罗浮山荔枝”属于中晚熟品种,“充分吸收了阳光、水分,可谓是晚熟出精品。”
更难能可贵的是,“罗浮山荔枝”“荔”史绵长。在博罗县,荔枝种植历史约1500年,文化底蕴深厚。900多年前,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写下“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千古佳句,让“罗浮山荔枝”打上浓浓的文化烙印。
在政府的引导下,果农不断精进荔枝的种植管理技术,确保每一颗荔枝的优良品质。也正是基于这些因素,“罗浮山荔枝”的品质有口皆碑。2018年3月,“罗浮山荔枝”获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24年,“罗浮山荔枝”成功入选中央气象台和中国天气网联合发布的“节气名优特产品名录”和“节气名品”,以逾12.86亿元的品牌价值荣登“2023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
及早谋划,打响品牌为销售开路
如何让“罗浮山荔枝”成为果农增收致富的“甜蜜果”?今年,博罗县及早谋划,“打法”更多,产销对接更加精准。
“全省荔枝生产营销调度会为博罗全面分析研判当前荔枝产销形势提供了建设性的指导。”潘燕梅介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以县委书记为总链长的现代农业产业链(含食品产业链)框架下设立荔枝高质量发展专链,成立荔枝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同时,深化农产品“12221”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打造“罗浮山荔枝”区域公用品牌,通过及早谋划、协同联动、多措并举,推进今年荔枝的稳产促销工作。
今年3月,博罗开始加强对全县荔枝产业基本情况的调研、分类、采集与归纳,涵盖荔枝的品种、分布区域、上市时间、产量情况、主要经营主体、线上线下采购商信息以及流通物流信息等方面,为产业发展决策提供详实的基础数据支持。
在荔枝未上市之前,博罗就利用“罗浮山荔枝”的品牌攻势为销售做好资源链接:连续两年在央视宣传“罗浮山荔枝”,在重庆解放碑沿线电子屏、北京CBD国贸地铁站大屏展播“罗浮山荔枝”宣传画面及订购热线。擦亮“罗浮山荔枝”品牌,打造发布“罗小荔”IP形象,在县内高速路出口、景区、酒店大堂等陆续扩大投放“罗浮山荔枝”宣传,为荔枝生产销售造势。发挥县荔枝产业协会协同作用,组团推介“罗浮山荔枝”。做好金融助“荔”工作,为11户荔枝种植户授信金额共3848万元,助力“罗浮山荔枝”生产主体轻装上阵。
多元组合,精准做好产销对接
精准对接,产销两旺。
今年荔枝季,博罗通过“政府搭台投资源,三产融合齐唱戏”的模式,在各主产区设立“荔枝临时集散中心”共60余处,在荔农家门口搭建了精准的产销对接平台,让产销对接更精准。
荔枝娇贵,讲究“鲜”字当头。博罗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的冷库资源,累计投入冷库2000立方米、生产冰袋38万个出库9.89万个、协助预冷逾10000斤、分拣约47000斤。同时,在省政协的牵针引线下,与顺丰、美团、京东等大物流和供应链企业深度合作,实现“采摘预冷—分级包装—冷链直发”全流程。
为了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提升荔枝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博罗开展第八届罗浮山荔枝文化系列活动,现场组织10组采购商与供应商进行意向采购签约。与此同时,连续举办多场推介会,“以荔为媒”助力惠州洛阳两地文化交融,推出荔枝主题的文化旅游线路。6月29日至30日,趁东西部协作契机,组织“罗浮山荔枝”“惠荔入黔”,拓展贵州省等地的订单业务。
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的作用,加强与全国各地供销社对接,通过社村合作订单农业、产销直连等模式,助力荔枝销售,让“罗浮山荔枝”入湾出海,销往东南亚、日韩等地。博罗县供销社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为核心枢纽,推出“荔枝提货卡预售、工会集采、电商直播”三维发力模式,联动专业合作社直供、基地平台赋能、企业定向输送、基层服务站集散四大渠道,构建起覆盖全国的荔枝产销网络。7月1日以来,助力农户销售荔枝超66万斤。
同时,发展荔枝烘干加工以及荔枝深加工,生产荔枝果干、荔枝果酒、荔枝苏打水、荔枝汽水等产品,拓宽荔枝销售渠道。线下卖得欢,线上销得远。今年,博罗结合网络强村建设,与媒体合作,在云端助力荔枝销售方面取得了不错成效。
今年,博罗的荔枝助农促销,可以说是社会齐动员:果农果商严格质量给“荔”、品牌农旅文创IP美“荔”、金融产品创新助“荔”、供销物流保鲜运“荔”、工会商会响应得“荔”、加工企业全力助“荔”,最大化促进荔枝销售。目前,“罗浮山荔枝”销售进入尾声,博罗制定的2025年荔枝助农促销工作任务清单已全部落实。接下来,该县将继续做好荔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工作,让荔枝事业的甜蜜度爆表。
来源: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