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安顺屯堡妇女服饰,衣袂间飘荡着江南雅韵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16:44:00    

屯堡传统服饰(绘图_齐青杨)

据《安顺府志》载,屯堡妇女“以银索绾发髻分三绺,长簪大环,皆凤阳汉装也”,记录了屯堡妇女服饰源自朱元璋结发妻子——马皇后故乡安徽凤阳。如今凤阳汉装在其祖源地已难觅踪迹,却在贵州屯堡流传至今。

屯堡传统服饰(潘宗义 摄 贵州图片库供图)

凤阳汉装是右开襟的长袍,两边开衩,颜色多为天青色、蓝色等冷色调,红色、绿色等次之。腰前系有深色围腰,衣服袖口长度仅到手肘处,但却十分宽大,俗称“大袖子”。“头上一个罩罩,耳上两个吊吊,腰上一个扫扫,脚上两个翘翘”,是对凤阳汉装极为传神的描述。

“头上一个罩罩”:指已婚妇女的头饰。她们将头发绾在头上,用一个马尾织成的罩子(发网)盖住头发,再用玉或银的梅花管簪固定,俗称“凤头髻”。头上还用宽约一寸半的布条包头,显得干净利落。年轻的妇女一般包白帕,年老的包青帕。未婚女子简单梳成独辫即可。

“耳上两个吊吊”:指屯堡妇女佩戴的一对银耳饰,其样式多为叶子形、鱼形、珍珠形等。此外,屯堡妇女喜欢佩戴银或玉制成的手镯、戒指,工艺精美、图案丰富。

“腰上一个扫扫”:指已婚屯堡妇女腰上系着的黑色丝绸腰带,俗称“丝头系腰”。腰带系在腰间从身后打结,两端缀满的丝线集成一束自然垂下,形似扫帚状,行走时左右摇摆,富有动感。腰带以丝线手工编织而成,看似简单朴素,却需要高超的编织工艺,工序繁琐,纺织费时,只有安顺鲍家屯才能加工生产。这门从徽州祖传下来的手艺,有“传男不传女、传媳妇不传女儿”之说。

“脚上两个翘翘”:指屯堡妇女所穿绣花鞋,鞋尖翘起形如凤头。由于需下田劳作,她们不缠“三寸金莲”,保持天足,因此被称为“大脚妹”。鞋尖翘起的鞋形巧妙地将脚形修饰得精巧秀气。

屯堡传统服饰(潘宗义 摄 贵州图片库供图)

屯堡妇女的心灵手巧还体现在刺绣工艺上。她们在服饰的袖口、领口和斜襟处用五色的彩线绣上精美的花纹,点缀得恰到好处。其花纹多为传统的雷纹,显得庄重大气,后又丰富为花鸟鱼蝶等灵动图案。绣花鞋更是其刺绣工艺的集中展示,鞋面多绣有花鸟组合图案,写实与抽象并用,线条流畅,配色鲜艳。鞋帮上用彩线绣花滚边,一针一线针脚整齐。

来源/《当代贵州》2025年第11期

整理/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伊伊

一审/刘跃

二审/郎艳林

三审/吴文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