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在“尿片”与“键盘”间突围 ——全国网络女作家培训班侧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5 12:03:00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如兰 通讯员 杨惟轶

7月4日,2025年全国网络女作家培训班在长沙结业。

通过为期5天的学习交流,来自各大网文平台的80余位女性创作者展现了当代女性网络作家在创作突破与身份困境中的突围之路。

在“个体创作”与“母职责任”中寻找平衡

“中国妇女十三大报告指出,4416万农村妇女摆脱绝对贫困。”

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王欢在培训课上分享的这一数据,深深触动了农村出身的作家阿酥:“这正是我们姐妹命运的巨变。”

此次培训班汇聚全职作家,教师、银行职员等跨界作者以及平台头部作者与新锐力量。在讨论中,如何在“个体创作”与“母职责任”中寻找平衡,成为焦点议题。

纵横小说签约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阿酥坦言,生育曾让她动摇,但“尿片与键盘间的切换教会我,独立是拥抱多重角色时仍保有定义自我价值的力量”。她将育儿经历转化为创作“养料”,生动诠释了女性创作的生命力往往源于对生活矛盾的深刻体察与转化。

“从女频言情向现实题材的转型虽有阵痛,却让我豁然开朗,我认为,网络作者有无限可能。”阿酥在新疆采风后创作的《筑梦边疆》入选2025年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名单。

“女性作家擅长关注女性的敏感、脆弱、付出,以及她们在工作中努力、奋斗、拼搏的精神,并用文字将这些精神表达传递出来。”中国作协会员、广东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冰可人一语道破女性创作的特质与价值。

冰可人持续聚焦女性在职场拼搏发光的故事。她的《女机长》《炙热的玫瑰》等作品聚焦女性职场奋斗,新书《春来见故人》则将目光投向乡村教育和非遗传承领域。

冰可人也坦言,在17年从业经历中,她目睹太多有才华的女性因育儿、健康等现实问题无奈辍笔。

“网络作家普遍‘年轻、宅、社恐’,对政策信息不敏感。”她呼吁网络作协及妇联关注女性网络作家的职业困境,不断完善制度,保障女性创作者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坚定热爱,任何年纪都能创作

行业生态的挑战同样是讨论的热点。

面对流量下滑、读者转向短剧等压力,晋江文学签约作家含胭用14年创作生涯、950万字作品回应。她产后创作的《我的鸵鸟先生》《寂寞的鲸鱼》等作品广受好评,有力驳斥了“婚育削弱创作力”的偏见。

“只要足够坚定与热爱,无论什么年纪都可以写。”含胭鼓励面临同样困惑的女性创作者,“丰富阅历能让我们写出更有温度的故事”。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传播处处长张富丽说,女作家情感细腻、精品意识突出,在“破圈”与“出海”中展现强大生命力。

当前,女作家已成为网络文学创作的中坚力量,持续产出深受读者喜爱的精品。从宅斗经典《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到时代励志剧《风吹半夏》,女性创作的故事正通过影视改编不断穿透圈层,引发广泛共鸣。

培训班上,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副院长韩燕寄语网络女作家,创作出更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优秀作品。

“在生命的每一次磨砺之中,悟透时间万事浮华,心中有灯天自明,清澈似水香如花。”在益阳清溪村采风时,女作家郭改霞在中国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内的留言,让大家深受触动。在突破与突围中照见自己、活出自己,这段话,仿佛正是无数网络女作家生命状态的注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