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老字号药企抢占国潮消费新赛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03:20:00    

来源:滚动播报

依托科技创新,以津药达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达仁堂”)为代表的老字号药企加速入局国潮消费新赛道,推出了国潮茶饮、中药咖啡等一系列广受消费者追捧的新产品。

业界认为,在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浪潮下,被誉为中华文明瑰宝的中医药行业正经历一场“数智化蝶变”,未来市场将呈现“产品+服务”的双轮驱动格局。

科技创新:赋能中医药焕发新生

“科技不是取代传统,而是让中医药焕发新生。”近日,达仁堂总经理助理潘勤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人工智能(AI)辅助辨药、智能煎煮等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中药的加工和生产方式。

在潘勤看来,科技创新为解决行业传统难题提供了新思路。例如通过AI技术,可以将老药工“少许”“文火”等在特定场景下的模糊经验,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转化为精准数据,“中药炮制中的温度控制,传统方法往往依赖手感和经验,如今则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并记录下最优参数,既保留了工艺精髓,又避免了人为误差。”

潘勤告诉记者,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智能教学系统,学员可以沉浸式学习中药炮制工艺,从而实现精准培训;通过区块链技术,远在山区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可以从种植、采收、加工到流通的每个环节都形成可信数据链,让中药材实现全程可追溯。

近年来,如何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同时,找到规模化生产的路径,成为中医药企业创新发展的必答题。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推进中药工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运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赋能全产业链。

“作为现代中药引领者,达仁堂此前就建立了中药滴丸的智能制造生产线。”潘勤说,“数智化手段为传统工艺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让‘道地药材’在规模化生产中依然保持地道。”

专家指出,中医药现代化应传承与创新并重,科技赋能中医药的背后依然是“以人为本”。即便企业引入了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其背后仍需经验丰富的中药工艺与技术人员来完成大量的复核、转化和验证等工作。

加快转型:拥抱药品零售新业态

站在中药柜前抓药的老师傅或许难以想象,曾经“闻着药味找药店”的场景,已演变为手机下单直送到家的新业态。

当前,传统药房正从药品销售逐步向“全面健康服务中心”的角色转变。与此同时,京东、美团等电商平台全面切入卖药业务,且产品线已覆盖从非处方药(OTC)到处方药、中药饮片的全品类。

米内网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网上药店终端中成药的销售规模涨至241.58亿元,增长率为19.82%。

业内人士称,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国内中医药企业需加快转型步伐,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中药生产的数字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同时,通过品牌价值重塑、数字化产品创新与全域服务链路升级,让企业在新零售业态下焕发新活力。

达仁堂首席信息官叶辉表示,达仁堂正在加速普及O2O模式,通过“线上下单+线下配送”,可实现30分钟送药服务,尤其是速效救心丸等急救类药品。

“目前,医药零售行业的转型呈现出了新变化。”叶辉表示,通过深挖中医药文化价值内核,达仁堂创新运用新媒体营销、跨界联名等传播方式,让中医药文化以更鲜活的面貌触达消费者。

专家表示,未来药品零售业态会以消费者为中心形成全渠道融合,中医药企业需积极探索“药品+服务”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开展定制化健康管理服务,加强与保险、体检机构的合作,持续提升产品附加值。

跨界融合:抢占国潮消费新赛道

近年来,“国潮风”劲吹,成为我国消费增长的新引擎之一。

4月9日,由达仁堂联合开心麻花共同打造的国内首部医药主题舞台剧《夏洛特揪心》,就是一次对中医药文化的创新表达,它将“速效救心丸”六大急救场景搬上喜剧舞台,用幽默演绎了硬核医疗知识。

不仅如此,随着养生经济成为新热点,新中式养生品牌也开始崛起。面对庞大的大健康消费市场蓝海,国内中医药企业纷纷布局。

达仁堂总经理助理林跃群介绍说,目前达仁堂研发了药食同源的草本茶饮、中药咖啡、解压零食等产品,以“炫酷的包装、科学的配比、美好的口感、健康的生活状态”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此外,达仁堂还推出了“七个葫芦套装”等文创产品。

据记者了解,作为百年老字号,达仁堂本身具备良好的品牌与产品基础,近年来,更是立足传统中医药宝库,深入挖掘经典名方,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解析其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创新研发符合市场需求的药食同源新产品;同时,利用药品的标准体系,持续提升健康养生产品的品质。

“达仁堂将百年技艺与现代消费趋势结合,通过产品场景化、品牌IP化、服务生态化‘三大抓手’,打造‘国药+国潮’双引擎,抢占健康消费新赛道。”林跃群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