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桂林方言话剧《龙隐居》进京演出!广西优秀作品深情讴歌伟大抗战精神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2 12:50:00    

8月20日、21日,由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中心创作演出的桂林方言话剧《龙隐居》,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拉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的帷幕,近两千名首都各界观众观看了演出。



《龙隐居》是一部以平民视角讲述抗战时期桂林人与桂林城血泪的作品,讲述了桂林城中的龙隐居里住着刘、关、张三姓人家,他们是明朝桂林城守军的后人,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这群人的命运发生了沧桑巨变,有生死离别的伤痛,有爱恨情仇的交织,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与抗战背景下的桂林城紧密相连、生死与共。



编剧、导演张仁胜在解读作品时表示,该剧剧名取材自桂林著名景点龙隐岩。龙隐岩中存有唐宋以来众多文人墨客留下的摩崖石刻,体现了中国千年来文学、诗歌、书法、绘画等方面的价值与成就,是展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剧中生活在龙隐居院落里的人们,就象征着桂林人。”张仁胜说,“发生在龙隐居里的故事,让观众代入‘桂林人’的视角,从‘桂林人’身上看到这里的人民在抗战时期的坚守,尤其是遭受苦难时桂林人民勇于抗争的不屈姿态,以及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和担当。”



首演当晚,剧情流转间,观众时而为诙谐的方言对白漾起会心笑意,时而因剧中人命运揪紧了心,时而又被悲壮情节催落热泪。席间,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随着《日落西山》《广西子弟兵》等抗战歌曲轻声哼唱,那些旋律他竟都熟稔于心。泪光与掌声交织,成了跨越时空的共鸣。终场时,全场掌声经久不息,在剧场每个角落回荡。



北京观众张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激动地说:“虽然说的是方言,但有字幕理解完全没问题。这部剧让我特别感动,它没有直接表现战场上的硝烟,却让我们看到了每个普通的中国人心里那团火是怎么被点燃的。‘龙隐’不隐,它象征着咱们民族魂永远不会被征服!”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龙隐居》的成功上演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场艺术演出,更是一堂舞台上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提醒着人们,今天的胜利与和平离不开千千万万普通民众的奉献及牺牲。



方寸舞台,写尽烽火下的家国史诗;幽微人性,闪耀黑暗中的不屈光辉。《龙隐居》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抗战精神的崇高礼赞。它叩击心灵,引领观众在铭记与缅怀中汲取力量,于珍视和平与开创未来的思考中坚定前行,为新时代新征程注入了磅礴而深沉的精神动力。



此次展演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是中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的重要内容,全国共有22部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参演。


来源:广西新闻频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