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乖乖,一袋冰块22.8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1 17:07:00    

今年夏天持续高温,“降温神器”的尽头,是冰块“本冰”。

包装好的现成冰块,现在已经变成了年轻人的潮流单品,正在一种令人咋舌的姿态闯入消费视野。

山姆超市里,农夫山泉2公斤装的食用冰标价22.8元,引发了网友热议:“这是艾莎公主亲手冻的?”

算笔账更直观:2公斤冰融化后约2升水,而农夫山泉5升装矿泉水才12元,这么一算,冰的价格竟是水的4倍多。

便利店更是“冰块刺客”集中地:7-ELEVEn的一个冰球卖9.4元,罗森的8.9元,盒马750克装的要6.5元。

更别说那些为“微醺场景”设计的“月球冰”,仗着融化慢、颜值高,价格比普通冰杯高出三四倍。北京一位咖啡师这样解释:“客人觉得这显得专业,愿意为这份精致掏钱。”

有人不解:“自家冰箱冻块冰不就行了?”这话常遭反驳:“人家是‘食品级’的,不一样。”

商家也确实有说辞,比如制冰品牌冰力达就宣传,用了“微小分子团水结晶技术”,冰块结构紧密耐融化,这样的冰块能持续冰镇几小时。

可在70后、80后眼里,这更像“智商税”。

北京的王阿姨就认“土办法”。她用自来水装满冰格,往冰箱一塞,4小时就能冻好,泡酸梅汤、冰镇西瓜都可以。 “超市的冰球是好看,可我这基本不花钱。”她跟记者算了笔账:买台家用制冰机约400元,每天电费0.5元,夏天三个月下来,能制3000个冰球,单个成本不到0.2元。

四川姑娘小何有另一种省钱招:火锅店、烧烤店、酒吧这些地方有商用制冰机,她常去楼下火锅店买,15升的保温箱装满,也就5块钱。电商平台上,“网红冰球模具”月销10万+,评论区里还有“自制平替,省下一个亿”的调侃,侧面印证了大家的选择。

但年轻人的心思,似乎不全在“省钱”上。

00后自媒体博主晒出的自制冰饮照片里,冰块的形状、包装的颜值是重点:“懒得自己冻,而且包装好看,适合发朋友圈。”商家也摸准了这点,把冰的形状玩出了花样——方形、球形、爱心形,搭配不同饮品,价格就能拉开差距。

更深层的原因,是“场景溢价”。露营时,举着插冰球的酒杯拍照;海鲜餐厅里,“冰镇龙虾拼盘”的冰块成了“专业保鲜”的证明;夏夜逛街,灯光下冰块折射的蓝光成了拍照打卡点……在这些年轻人眼里,冰早已不只是降温工具,成了“精致生活”的符号。

市场的反应已经给出了答案。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存续、在业的制冰相关企业超过 6200 家,仅今年上半年就有近500家新注册企业。

这些企业的产品流向各有侧重:有的专供便利店的高价造型冰,有的供应餐饮的平价散装冰,还有的主打家庭自制模具。不同价格带的冰块各有受众:写字楼年轻人为颜值买单,社区居民更爱实惠选择。

你会选择买冰还是自己制冰?

原标题:《乖乖,一袋冰块22.8元!》

栏目主编:顾万全 文字编辑:董思韵

来源:作者:中国经济周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