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业界:深挖“人工智能+金融”潜力 驱动现代金融科技创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16:04:00    

人民网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杜燕飞)人工智能(AI)为金融行业转型升级带来了哪些变革?在近期由广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等部门举办的“双向奔赴 双向赋能——2025年广州市人工智能与现代金融产融对接活动”上,参会嘉宾表示,AI技术的运用有助于拓展金融服务覆盖面,让服务变得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定制化。与此同时,数据安全等问题呼唤新的治理模式。

在活动上,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李东荣表示,在金融五大篇文章中,数字金融是助力金融其他四篇文章的纽带和助推器,其关键驱动力为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在大模型等新技术的推动下,我国数字金融正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李东荣说,要加强数字信用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提升对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不断增强数据治理能力,金融机构应持续推进自身的数字化转型。

对于人工智能(AI)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奇富科技CEO吴海生认为,大模型的应用迎来了爆发期,这将加速AI在金融领域的渗透。我国在数据要素储备与人才密度上具备优势,这使得“AI+金融”的探索进一步领先。AI技术在业务中的充分应用,需要建立规模化的技术团队,在数据、知识库、金融业务理解等方面不断积累,提供解决金融行业痛点的产品。

围绕新技术应用的潜力,参会嘉宾表示,找准场景、集中资源、智能体率先破局是发力的重点。未来5至10年,信贷审批领域将迎来更为深刻的变革,AI智能体与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将全面重构银行的管理和运营模式。在客户识别、经营洞察、信审建模与合规守护等环节,实现类专家级智能响应,具备在高频变化、强规则约束环境下持续演化与协同增益的能力。

在会议上,中国人民大学普惠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莫秀根发布的《金融科技平台对传统金融行业的影响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金融科技平台对传统金融行业的影响,首先是降低信息不对称,扩宽普惠金融服务边界;其次是变革金融服务方式,提升行业效率;三是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体验;四是扩宽信贷供给,完善多层次生态;五是服务普惠群体,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报告》认为,金融行业在细化分工的趋势下形成了数字金融产业链。作为产业链中发挥重要功能的一环,金融科技平台将专注于自身的金融科技优势。通过向金融机构提供业务关键环节的解决方案,赋能金融机构开展个人消费贷、个人经营贷和小微经营贷业务,赋能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