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上热搜,左氧氟沙星可致跟腱断裂!专家:“小众”副作用,但并非罕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0 21:38:00
【来源:成都日报】
日前,#左氧氟沙星 跟腱断裂#的话题冲上热搜榜榜首,引发关注。有网友在网络上发文称自己在跳舞热身时跟腱断裂,不少人留言询问其是否使用了左氧氟沙星,称其副作用之一便是跟腱断裂。
一时间,常用药物的“小众”副作用引起了广泛讨论,有网友分享了自己用药后出现足跟剧痛、行走困难的经历,也有网友质疑“药物副作用是否被夸大”。
左氧氟沙星真的会引起跟腱断裂吗?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常用药物存在重要但容易被忽略的用药禁忌?针对这些问题,今天,记者采访到了相关专家。

确实存在跟腱断裂风险
整体发生率在0.1%到0.4%之间
记者了解到,目前,左氧氟沙星以及其他所有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都被明确证实可能增加肌腱炎和肌腱断裂,尤其是跟腱断裂的风险。尽管确切的机制尚不明确,但有数据显示,副作用出现与高浓度的氟喹诺酮类在肌腱或其他结缔组织中蓄积,导致金属蛋白酶活性和镁螯合作用局部增强有关。
“运动本身,特别是突然增加强度、不习惯的运动或涉及肌腱强力收缩的运动,如跳跃、短跑等,都是肌腱损伤的常见诱因。”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药学部抗感染临床药师孙玉红解释道,“左氧氟沙星会使跟腱的强度和韧性下降,用药后再进行剧烈运动,相当于在‘薄弱环节’上施加额外压力,增加肌腱断裂风险。”
据了解,左氧氟沙星导致跟腱断裂的副作用总体风险相对不高,但并非罕见。有研究报道指出,氟喹诺酮类药物引起肌腱炎/肌腱断裂的整体发生率在0.1%到0.4%之间,但是对于高风险人群肌腱断裂或骨折的风险显著增高。“比如对于60岁以上老年人、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的患者、接受过器官移植(特别是肾、心、肺移植)的患者、以及有肌腱疾病史的患者,风险会显著增加数倍甚至更高。”
含服、防晒、未成年禁用……
这些“小众”用药禁忌也需注意
据悉,左氧氟沙星临床适用范围包括了呼吸系统在内的全身各系统感染。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鼻窦炎、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胃肠道感染(如细菌性痢疾)以及骨和关节感染都可以使用其进行治疗。
孙玉红告诉记者,除了跟腱断裂这一副作用外,对于处在骨骼生长期的儿童和青少年而言,左氧氟沙星还存在潜在影响软骨发育的风险,因此18岁以下未成年人通常禁用。另外,光敏反应也是左氧氟沙星这类喹诺酮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之一,使用后还需要注意防晒。
实际上,除了左氧氟沙星以外,生活中还有一些常用药物也存在“小众”的用药注意事项。例如,很多老年患者常用的速效救心丸或硝酸甘油片等不能吞服,只有含服舌下才能迅速缓解心绞痛症状;像降脂药阿托伐他汀这样的他汀类药物会引起肌肉酸痛;对乙酰氨基酚这类退烧药最好不要和复方制剂一起使用;米诺环素这类治疗痤疮类的药物,使用后需要进行物理防晒。
“而对于蚕豆病患者而言,日常用药还需要注意避免选择含有磺胺、金银花、黄连素、牛黄等成分的药物。”孙玉红补充道。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