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部分村庄名称由来典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5 16:28:00
#江苏##淮安头条# #淮安洪泽区# 感恩遇见,您可以点下“关注”,每天了解各地地理和人文。
老子山镇
1. 龟山村
来源:因村落东部山体形似巨龟浮于水面而得名。传说大禹治水时曾在此镇压水怪巫支祁,该故事被鲁迅考证为《西游记》孙悟空原型之一。村内保留淮渎庙遗址,碑文记载禹王锁蛟传说,与巫支祁井相关。
历史:隋唐至北宋为漕运重镇,现存龟山遗址、明清石碑等6处文保单位,2014年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 安淮寺村
来源:因北宋时期的龟山寺(后改名安淮寺)得名。清道光年间移建并更名,寺内保存明嘉靖年间《重修淮渎庙碑》,记录大禹治水传说。
3. 巫支祁井村
来源:得名于龟山脚下的“巫支祁井”,传说为镇压水怪巫支祁之处,井名源于《古岳渎经》记载的大禹治水神话,与《西游记》文化渊源深厚。
西顺河镇
1. 张福河村
来源:因紧邻张福河(洪泽湖支流)得名。历史上为传统渔村,后转型为螃蟹养殖基地,现以“渔家风情园”著称,村名直接取自河流名称。
2. 于圩村
来源:因明代抗倭名将于圩在此屯兵筑圩(堤坝)得名,圩田水利系统至今仍用于水产养殖。
3. 洪祥村
来源:清代为祈求洪泽湖风调雨顺,村民建“洪祥庙”祭祀水神,后以庙名衍生为村名。
岔河镇
1. 白马湖村
来源:因濒临白马湖得名。村内王骆殿岛为洪泽湖退养还湖工程典范,村名直接关联湖泊地理特征。
2.滨河村
来源:因村落位于浔河(白马湖支流)北岸而得名,“滨河”即临河之意,体现水乡地理特色。
3. 莲藕村
来源:以传统莲藕种植业命名,村内湖荡盛产莲藕,清代县志记载为“莲藕之乡”。
高良涧街道
1.临河社区
来源:因紧邻洪泽湖大堤(古称高家堰)得名,明代为漕运码头,现为洪泽城区核心区域。
2. 邓码社区
来源:清代邓姓家族在此设码头(“码”即码头),后演变为社区名,反映漕运历史。
3. 洪渠社区
来源:因明代水利工程“洪泽渠”得名,渠系用于调节淮河与洪泽湖水位,社区名保留水利遗迹记忆。
蒋坝镇
1. 头坝村
来源:因清代治水工程“仁、义、礼、智、信”五坝中头坝(仁坝)所在地得名,坝体遗址尚存。
2. 彭城村
来源:传说为西楚霸王项羽屯兵处,村名取自项羽故里彭城(今徐州),体现楚汉文化影响。
3. 三河村
来源:因淮河、浔河、草泽河三水交汇得名,为明代漕运枢纽,村名凸显水文特征。
其他乡镇
三河镇:因三河闸得名,闸名源自淮河、洪泽湖、入江水道三水交汇。
朱坝街道:明代朱姓家族在此筑坝防洪,故名“朱坝”,后发展为街道。
黄集街道:清代黄姓商贾在此设集市,形成“黄家集”,后简化为现名。
洪泽区村镇名称多源于自然地理(如龟山、白马湖)、水利工程(如张福河、头坝)、历史人物(如彭城村)及神话传说(如巫支祁井)。部分村落因漕运、治水或渔业传统得名,体现了“因水而兴”的区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