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中方强硬反制!美国“任性外交”引全球不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1:53:00    

自今年初上任以来,美国特朗普政府将“关税墙”越垒越高。4月2日,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于4月5日生效,还对与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和地区征收不同的、更高的“对等关税”,将“关税大棒”挥向几乎所有重要贸易伙伴。

美国东部时间4月9日0时01分起,美国对全球多国的“对等关税”正式生效,其中包括对中国再加征的50%关税,这意味着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至少达到104%。紧接着,特朗普宣布,将对不采取报复性行动的国家实施90天的关税暂停,但是上调对华关税至125%,甚至可能到150%。

当地时间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声称,新关税政策让美国“发财”了

面对种种挑衅和威胁,中方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出台了对美国关税强硬的反制措施。4月9日晚,中方同样宣布对美再加50%的关税,至此,中方对美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达到了84%。另据海关总署公告,中方对美加征84%关税于4月10日正式生效。

4月9日,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就美国对华加征严重不合理关税致信《南华早报》,阐明中方严正立场:永远不要指望等到中国的电话!

4月10日15时,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的立场是明确的、一贯的。谈,大门敞开,但对话必须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以平等方式进行;打,中方也将奉陪到底。施压、威胁和讹诈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分歧。

美“关税大棒”砸向全球,引多方不满

美国新一届政府上台两个多月来,“关税大棒”从针对特定国家、地区的产品挥向全球贸易伙伴,引发美国国内及其盟友的强烈反弹。

美国各地当地时间5日举行超过千场抗议活动,反对美国政府近期的政策,抗议地点涵盖纽约、芝加哥、波士顿、西雅图、洛杉矶等地,不少于50万的美国民众走上街头要求特朗普“住手”。新加坡《联合早报》称,这是美国总统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美境内爆发的最大规模示威活动,部分活动延伸至伦敦和巴黎等欧洲城市。

洛杉矶的抗议活动。图源:央视新闻

美国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4月8日发布了一项关于美国人如何看待总统特朗普早期外交政策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52%的美国人认为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会对美国产生不利影响,53%的人觉得这还会给他们个人带来负面影响。

但是特朗普却向媒体表示,他眼下没有暂停关税政策的考虑。他还不断向欧盟和日本施压,要求欧盟必须从美国购买能源,日本需要开放市场。

美国政府官员称,目前已有70多个经济体在就关税政策与美接触。但据美国媒体报道,这些所谓的接触缺乏真正的谈判架构或双向协作,令人沮丧。

就在特朗普加征“对等关税”的消息传出后,因投资者担忧美国所谓“对等关税”加剧全球经济衰退风险,美国纽约股市主要股指期货当日在盘后交易中遭遇暴跌行情。4月3日、4日,美国纽约股市和欧洲股市连续两天暴跌,美国股票市值两日蒸发5.4万亿美元。同时,美元对欧元等主要货币汇率暴跌,暴露出这一传统避险资产在动荡局势中的光环已然褪色。

美国股市3日和4日连续两个交易日暴跌,股票市值在过去两个交易日蒸发5.4万亿美元。图源:央视新闻

4月7日,全球股市重演“黑色星期一”。亚太市场中,多个股指出现多年未见的单日最大跌幅;欧美股市开盘集体大幅下跌;澳大利亚股市创5年来最大单日跌幅。4月8日,由于投资者对围绕关税达成协议有期待,日本、欧洲、英国等股市上涨,国内A股由于有“国家队”护盘翻红,而纽约股市三大股指下跌,国际油价也下跌。

据悉,美国上一次以关税为“武器”发动全球贸易战,还要追溯到近百年之前。1930年,美国总统胡佛签署《斯姆特-霍利关税法》,试图通过提高关税保护本土产业,结果引发全球报复性关税,美国出口暴跌61%,加剧了美国经济大萧条。

反制美国!全球多地网友支持中国

4月9日,中国宣布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至84%,以反制美国的极限施压。消息传出后,在许多西方主流媒体的评论区,众多网友纷纷为中方对美反制的做法叫好,由此也可以看出美国单边滥施关税的做法多么不得人心。

在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相关新闻的评论区,最上面的一名澳大利亚网民写道:“中国加油。”还有人表示,美国针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这番操作“不会有好结果”。还有一位平时对中国有偏见的澳大利亚网民此时也表示:“这次我要支持中国。”

由于ABC新闻一直以来对中国并不友好,有澳大利亚网民对报道和评论区的画风感到很不习惯,并评论称:“ABC这是在为中国加油吗?”结果其他网民纷纷表示:“难道这则新闻不是在阐述事实?”“我们全部人都在为中国加油”“不只我们,全世界都会为中国加油的。

对于为什么要支持中国,一名澳大利亚网友的回答非常简单直接:“我们可以不需要美国,但全世界都需要中国。”

同样的场景也发生在了英国广播公司(BBC)的评论区。许多欧洲网民表示,美国的极限施压是企图让各国出现分化,然后美国再用“拉一个打一个”的战术孤立抵抗者,但这套操作吓不倒中国。

相反,欧洲各国应该向中国学习,看清美国这套战术的真实动机,抛弃对美国的种种幻想。

美国任性外交祸害全球秩序

从挥舞“关税大棒”扰乱全球贸易,到退出《巴黎协定》、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或机制;从威胁以“军事或经济胁迫”手段控制巴拿马运河、格陵兰岛,到单方面将墨西哥湾更名为“美国湾”;从扬言“清空”并“接管”加沙,到以断援胁迫埃及、约旦接受并安置加沙难民……美国新政府的“任性外交”处处透露着熟悉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气息。

金钱、领土、权力——美国《纽约时报》日前将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总结为这三个关键词,并指出这些既是目标、也是手段。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一篇文章写道:美国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威胁之一。

如今,全球多国纷纷掀起“抵制美国”的活动,加拿大总理卡尼把美国描述为加拿大“不再信任”的国家,阿拉伯国家纷纷谴责美国提出的迁移加沙地带居民计划,欧盟也正准备针对价值280亿美元的美国进口商品实施反制措施……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从美国面临的经济衰退风险来看,美国一系列外交政策犹如“回旋镖”,不仅冲击全球经济,扰乱国际秩序,且必将反噬美国自身。正如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近期发表的文章中所感慨的:“我看到了未来,它不在美国。”

海报新闻编辑 俞春红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经济导报、环球时报报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