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连接山地精彩 共享美丽生存——2025“国际山地旅游日”大加那利岛倡议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19:06:00    

在旅游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优先、环境友好、文化多元、社区共建等理念持续深化,山地旅游作为连接自然与人文的重要纽带,日益显现出生态价值、环境价值、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复合潜力。2025“国际山地旅游日”主题活动以“山海相拥,人文共生——山地旅游与面向未来的文化包容性”为主题,在“连接山地精彩,共享美丽生存”中传递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在第七个“国际山地旅游日”来临之际,谨向全球山地旅游业界发出倡议:

一、推动山旅发展 共迎可持续未来。秉持“保护山地资源、传承山地文明、促进山地经济、造福山地民众”的宗旨,共同营造优良的山地旅游发展环境,推动形成山地资源的“保护政策”,生态文明的“继承政策”、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通过山地旅游实现包容性增长。深化山地旅游发展趋势、山地旅游助力乡村振兴与可持续产品创新研究;强化能力建设与人才技能培养体系构建;开展山地旅游目的地实践研究与经验推广,为山地旅游可持续发展夯实理论基础与实践支撑。

二、推动文明互鉴,共建山旅价值。山地跨越江河、跨越地域,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可持续发展等议题需凝聚全球视野与深度互动。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企业、社区与旅行者应携手同行,打破地域与行业界限,以“山海相拥”的高尚格局建立平等对话与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在标准互认、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危机应对等领域深化协同。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凝聚“文明互鉴”共识,将“勇攀高峰”的精神转化为山地文化旅游协作的行动力,让每一座山地都放射出连接文明、共享美好的精彩,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愿景。

三、推动多元表达,共促人文共荣。山地族群千百年积淀的生存智慧,为现代社会提供了求同存异、和谐共生的范式。我们应尊重原住民的传统知识体系与文化价值,鼓励地方文化自我表达与形象塑造,在保护社区文化完整性与延续性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开发具有山地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体验项目与传播内容,彰显在地文化的表现力与传播力。支持各国在山地文化领域开展相互交流、研学合作、创意共制等形式多样的人文实践,持续扩大山地文化的国际认知度和全球影响力,推动构建开放、包容、互鉴、共生的山地文明图景。

四、推动社区共建,共享发展成果。探索以社区为基础的山地旅游发展模式,支持当地居民在规划、运营、管理等环节中发挥主体作用,成为旅游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和推动者。通过旅游产业带动多元就业,积极引导山地社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投资,通过“旅游+”多领域融合发展,有效提升山地民众福祉;探索旅游企业与社区的协作机制,实现利益共享,为乡村振兴与区域协调发展注入可持续动力;鼓励国际间社区发展经验的交流互鉴,分享社区赋能的成功案例,努力使山地社区成为旅游消费的经营提供者,文化价值的传承者和发展成果的主导者。

五、推动科技赋能,共创新质未来。当古老的山地遇见现代文明,科技正成为连接传统与未来的桥梁。我们应以创新思维挖掘山地资源的多元价值,推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虚拟现实等新兴科技与山地旅游深度融合,通过数字化建档守护自然遗产、濒危文化遗产,借助智慧监测系统预警防范生态风险,推动山地旅游在数字媒体、国际展演等平台上广泛呈现,让科技成为守护自然与文化的“温柔工具”。支持“科技+文旅+生态”的跨界创新,将散落在民间的生态智慧转化为可量化的可持续发展指标,通过国际认证体系提升山地旅游的科技含金量。在科技改变命运、创新塑造未来的进程中,让山地旅游全球大市场伴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加持迸发活力,成为可持续旅游的生动样本。

来源 国际山地旅游联盟

编辑 赵鑫

二审 杨舒丞

三审 陈兵 周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