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特别报道 | 青春就是和警犬一道成长!他的12年和“它”的一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4 20:15:00
青春是什么样的?也许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对于云南省保山市公安局隆阳分局警犬基地的训导员宋春晖来说,他的青春没有轰轰烈烈的经历,只有日复一日的平凡。从26岁到38岁,在人生最宝贵的阶段,他将青春热血献给了默默无闻的公安警犬事业,与无言战友一起镌刻出青春最美的画卷。
一句“喜欢”,便是答案
打扫犬舍、开展训练、照顾警犬的生活起居,这是宋春晖的工作日常。作为一名警犬训导员,他的工作没有刀光剑影,也没有惊心动魄,当很多同龄的战友忙于侦破案件、入户走访、抓捕罪犯时,宋春晖12年如一日坚守在距离市区二十多公里的警犬基地里,有些单调,也有些冷清,他却用满腔热爱让平凡事业绽放出别样光彩。

当被问及为什么想成为一名警犬训导员,他说,因为喜欢。他的喜欢,源于儿时的一段记忆。宋春晖的邻居是一名警察,有一次邻居带回一头警犬,第一次见到警犬,他觉得警犬是多么的聪明威武。这一幕,在本就喜欢小动物的宋春晖心里埋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当一名人民警察、一名警犬训导员,便成为宋春晖的人生理想。
2011年,从云南警官学院毕业的宋春晖通过考试,成为隆阳公安分局蒲缥派出所的一名基层民警。2013年,得知隆阳公安分局需要警犬技术支撑,他欣然报名,在参加了几个月的专业训练后,他成功通过各项考核,成为一名正式的警犬训导员。这一刻,儿时的梦想照进了现实,多年的努力得到了回应。
12年来,凭着专业的技能,他带领警犬完成了一项又一项重大安保任务,协助破获了一起又一起案件,先后获“嘉奖”4次、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获评“优秀公务员”4次、“优秀共产党员”2次,被公安部授予“昆明片区警犬技术宣传工作先进个人”“2022年度警犬技术先进个人”“博鳌亚洲论坛安保先进个人”称号。他所带的警犬明拉缘被公安部表彰为“一级功勋犬”、木峰族被公安部表彰为“二级功勋犬”。
警犬是他的骄傲
一条牵引绳、一个玩具、一把犬粮,就是他最常用的装备。训练时,宋春晖像一名严厉的“老师”,指令他们完成专业的训练。他会根据警犬的不同特性,从搜爆、缉毒等不同专业方向开展训练。而生活中,宋春晖就像一位慈爱的“父亲”,为警犬梳理毛发、给它们洗澡、喂它们食物。每一次执行任务,宋春晖又与警犬成为了亲密的“战友”,并肩作战、同甘共苦。
2016年,宋春晖带明拉缘到杭州执行G20峰会安保任务。当时保山的气温只有二十多摄氏度,但是杭州白天气温高达四十多摄氏度,强烈的温差导致明拉缘水土不服。宋春晖每天陪它输液,给它喂药,把自己的牛奶鸡蛋省下来给明拉缘吃。在他的悉心照料下,明拉缘的身体状况得到很好的恢复。在一次任务过程中,明拉缘发现了重要物品,被公安部授予了“一级功勋犬”的称号。
2021年,宋春晖带警犬木峰族到西藏执行安保任务。保山的海拔只有1700左右,而拉萨海拔在3600左右,不出意料地,木峰族出现了高反。为了缓解木峰族的高反,尽快适应当地环境,宋春晖每天带木峰族在基地里散步,带它去爬山,在宋春晖的陪伴和训练下,木峰族慢慢地适应了高海拔环境。在某一次任务中,木峰族搜到了重要物品,被公安部授予了“二级功勋犬”荣誉称号。“那一刻,我觉得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说到这里,宋春晖满脸自豪。
38岁生日当天送别最亲密的“战友”
“现在想想12年还是过得很快的,自己也就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把犬训好、把犬带好。也遇到过很多困难,但是从没后悔过。每次它们取得荣誉,我内心还是很骄傲的,每次它们生病,我也会很担心,最难过的,就是面对警犬的离世……”说到这里,宋春晖有些伤感。

2025年2月21日清晨,宋春晖像往常一样来到犬舍准备打扫,却发现明拉缘一动不动地躺在地上。他迅速打开门,不停地呼唤着明拉缘的名字,可它却没有任何反应。经宠物医院诊断,明拉缘已经离开了。那一天,刚好是宋春晖38岁生日。面对明拉缘的离世,宋春晖红着眼眶:“现在每次经过明拉缘的犬舍,看着那里空荡荡的,我的心里还是会很难过,总感觉他还在那里摇着尾巴等着我过来。我多希望它只是睡着了……”
坚守,是青春最美的印记
宋春晖的老家远在2600多公里的河南洛阳,那个牡丹花开的城市。自从来到保山工作,他很少能够回去陪伴父母。对他来说,回去一趟不容易,他心里也放不下那些警犬。有时候,他也会感觉到孤独,但每当看到警犬摇着尾巴走向自己,那份孤独又会被温暖填满。
宋春晖的手机里,存满了警犬的照片,他习惯了记录与警犬相伴的点点滴滴。因为这一份刻在骨子里的热爱,他12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耕耘在这里。12年间,宋春晖共带过4头犬,其中有2头警犬已经离世。明拉缘离世后,他又养了一头搜爆犬,叫“平安”。他说:“给它取这个名字,是希望它搜索过的地方都是平平安安的,也希望它能一直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

“我希望自己能够一直在这个岗位上,陪伴警犬一起成长,将这份热爱一直传递下去……”宋春晖说。
云南网记者赵岗通讯员杨昆燕施文
(云南网)